机械设备行业2025年中期策略报告:把握“高科技+低估值”双主线攻守兼备布局下半年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5-07-06 浏览:53

  回顾:行业整体涨幅居前,相对收益可观。2025年初至至今(6月23日)机械设备指数上涨11.89%,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2.24%,相对收益14.13%,在一级31个行业中排名6位。上半年资金更偏好“新质生产力”。

  分析:①宏观: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8.5%,增速同比-1.1pct,环比-0.3pct。制造业内部分化加剧,政策导向型行业表现突出,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的汽车及通用设备制造增速较高;2025年6月,我国制造业PMI49.7%,环比+0.2pct;制造业新订单PMI50.2%,环比+0.4pct,重返扩张区间;制造业生产PMI51%,环比+0.3pct,已连续两月扩张。生产指数、新订单指数均出现回升,表明在多项政策综合效应下,供需两端呈现回暖迹象,但小型企业经营压力较大,复苏动能仍待巩固。企业总体利润下滑可能抑制部分传统行业资本开支,但高端制造领域仍具韧性。工业企业库存处于相对低位,有望开启温和补库。②中观:子行业中磨具磨料、仪器仪表、楼宇设备、机器人、工控设备、自他自动化设备资本支出意愿增强,可能代表下游景气度提升。

  展望:我们维持行业“增持评级”,建议把握“高科技+低估值”双主线,攻守兼备布局下半年。科技成长主线包括:人形机器人/AI基建/深海科技/科学仪器/半导体设备;业绩+低估值主线包括:工程机械/叉车/轨交/通用设备/能源装备。

  人形机器人:行情启动与事件催化相关,需对大厂进展保持敏感。逻辑1:国家定调→地方响应,国家与地方政策形成多层次支持体系,目标明确(2025年技术突破、2027年产业链成熟),重点解决核心技术和应用场景问题,在此背景下人形机器人产业有望加速发展。逻辑2:2025年为全球量产元年,国内外企业进入千台级产能爬坡阶段。逻辑3:应用场景逐步拓展,除养老场景外,危险系数较高的消防、电力巡检,教育甚至家用机器人,均有望逐步落地。建议关注:①聚焦工业巡检、医疗康复等场景落地。个股:亿嘉和(巡检机器狗)、信捷电气(外骨骼供应链)等。②人形机器人进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感知能力-传感器(视觉/力觉/触觉):价值量及技术壁垒较高。个股:奥比中光(视觉)、汉威科技(力觉)。③技术方案逐步收敛的灵巧手与关节模组:微型丝杠、腱绳需求爆发,国产替代加速。个股:兆威机电(微型传动)、雷赛智能(灵巧手方案)。

  半导体设备:核心驱动因素为国产替代加速。回顾半导体设备行情,可以发现政策与地缘政治对行情产生有效推动,后续即使关税事件缓和,自主可控方向不变,国产替代逻辑有望得到持续强化。国产化率持续提升:中国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比例在2年内翻倍,由之前的21%大幅提高到了40%以上,但关键光刻机设备的国产化率仅及个位数,仍需依赖进口。需求端:AI与存储需求驱动,全球半导体周期复苏。国产替代已进入“深水区”,短期关注国产化率高、订单可见性强的设备商、中期布局AI/存储产业链设备(如HBM相关沉积设备、测试设备)、长期押注光刻机等“卡脖子”环节的技术突破。

  AI基建:以DeepSeek、ChatGPT、Claude、Gemini、Sora等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和多模态模型,正在快速渗透到各个行业和领域,大模型应用爆发,导致训练与推理需求增长,进而推动智能算力需求激增。2025年1月21日,美国总统特朗普(Trump)宣布启动5000亿美元的“星际之门”人工智能(AI)基础设施项目计划。2025年1月23日,中国银行计划提供不低于1万亿元,助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。全球千亿美元级投入,资本开支爆发。云厂商资本开支(Capex)激增,呈现海外巨头引领投资,国内大厂加速追赶态势,AI基建高景气。AI数据中心功率密度大幅提升,需高可靠供配电和高效制冷系统。可关注液冷方向:冰轮环境、同飞股份、英维克、申菱环境、银轮股份、高澜股份;高功率供配电设备,例如燃气轮机、柴发机组。可关注:潍柴重机、应流股份。

  深海科技:主要受政策驱动。国家顶层设计:深海科技是“空天海一体”战略科技力量的关键一环,与商业航天、低空经济并列。地方积极跟进:沿海省份如上海、广东、福建、青岛等已出台专项规划。我们认为,类似2023年商业航天和2024年低空经济行情,2025年深海科技主题可能迎来事件驱动型上涨,需关注顶层政策细化、地方政府实质性跟进及关键技术突破。市场规模巨大:2025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预计突破13万亿元,其中深海科技相关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例将超过25%(3.25万亿)。深海技术发展方向多元、涉及领域广泛,相关政策仍处于前期阶段。短期聚焦深海科技的“共性”领域是当前布局的关键思路,主要包括:①锚链/系泊链(如亚星锚链、巨力索具);②海工船(如润邦股份、振华重工);③深海探测(如神开股份、潜能恒信、微光股份)。中线聚焦“深海资源开发”与“深海新基建”两大主线。①深海资源开发:作为产业化空间最大、落地进程可能领先的子板块,涵盖深海油气开发、可燃冰、矿产开采、养殖等多个领域。相关个股:潜能恒信、海油发展(深海油气运维)、海油工程、博迈科、中海油服、迪威尔、海锅股份、纽威股份等。②深海新基建:布局方向包括海上风电、船舶制造、海工船、海底机器人、海底数据中心(IDC)等。相关个股:海兰信、时代电气、海力风电、东方电缆、中天科技、中国船舶、中国动力等。

  3.低估值+周期复苏主线月挖机内销同比下滑,影响板块表现。我们认为,除基数外,5/6月份为行业淡季,开工率下降影响整体表现。外销持续恢复,整体看全年销量有望实现正增长。龙头企业凭借“技术升级+全球化布局”双引擎,海外市占率持续提升,中长期增长动能强劲。建议关注:三一重工、徐工机械、柳工、山推股份等龙头企业,以及核心零部件供应商恒立液压。

  叉车:我们认为叉车行业①销量数据亮眼,内销数据5月份同比明显转正,受益于2024下半年低基数效应,预计内销同比增速转正具备持续性,对估值有提振作用;②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,叉车行业正迎来智能化与无人化升级,无人叉车单价较高但更具经济性,伴随渗透率提升有望增厚行业盈利;③行业目前整体估值不高,具备安全边际。建议关注:安徽合力、杭叉集团、诺力股份等。

  5.风险提示:政策不及预期、技术开发风险、量产进度不确定性、商业化进程慢、所引用数据来源发布错误数据等。

  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,与本站立场无关。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视频、音频、数据及图表)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,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。